乌不浪口秦长城
石林
希热庙
风电景观
祭敖包
在全市关注的迎会创城过程中,乌拉特中旗政府主导投资1亿元,建成了海流图镇市民中心,为广大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、游憩的场所。
乌拉特中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、生态环境资源、民俗文化资源、工业旅游资源和边境口岸旅游资源等五大类型。
历史文化资源。境内现存阴山岩画、赵长城、秦长城、宝日恒图山古庙遗址、希热古庙、新忽热古城遗址、后契勒陶力盖遗址、高阙塞石筑城遗址遗迹等。
生态环境资源。山地、平原、草原、丘陵、草原层次分明,自然生态系统复杂,形成了以水库、山岳、草原等为优势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体系,也奠定了中旗发展草原旅游的基础。
民俗文化资源。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,民俗风情独特优美,如蒙古族的祭敖包、那达慕大会、珍珠节、希热古庙庙会等,以及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,包括歌舞、住居、饮食、服饰、传统体育等。
工业旅游资源。工业经济是中旗经济发展的支柱,工业资源的优势为发展中旗工业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。典型代表是太平金矿、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、风电基地和中原油田。
口岸旅游资源。甘其毛都口岸被誉为“中国脊背”上的国门。其独具的特色,异域风情游、跨国商务游、自然生态游,必将成为旅游产业独有钟情之地,令无数海内外游人心驰神往。这是中旗乃至巴彦淖尔市发展口岸和边境跨国旅游的优势所在。
中旗民风淳朴,节庆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“鸿雁”文化艺术节。2013年乌拉特中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“8337”及巴彦淖尔市“1359”发展思路,以促进乌拉特中旗经济社会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为宗旨,以推动乌拉特中旗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为目标,通过举办“中国·内蒙古·乌拉特中旗草原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‘鸿雁’文化艺术节”,充分展示乌拉特中旗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及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,进而不断提升乌拉特中旗文化旅游品质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“草原文化旅游节”和“鸿雁文化艺术节”品牌,同时以“草原文化旅游节”和“鸿雁文化艺术节”为平台,进一步扩大与外界的交流合作,形成大开放、大发展的良好格局,特别是通过举办中蒙文化交流等活动,加强对外宣传,增进彼此了解,促进互信,使中蒙友好更加巩固,中蒙贸易长期稳定健康发展,使甘其毛都口岸乃至乌拉特中旗成为巴彦淖尔市向北开放的“桥头堡”和新的经济增长极,成为自治区一流的边境旗县。
另外,传统大型节庆活动首推那达慕,随着形势和市场的发展变化,那达慕的主题和内容趋于多样化,出现了“科技那达慕”、“诗歌那达慕”等。目前, “那达慕”已成为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的一项重要内容,是内蒙古旅游的“黄金”卖点。
目前,乌拉特中旗已形成四条精品旅游线路,您可以体验草原人民的淳朴生活,领略乌拉特草原的浓郁风情。
1.哈萨尔广场——鸿雁广场——云英广场——生态园——巴音宝勒格度假村(午餐)——市民中心——珠力格太文化产业园——奇石一条街——恐龙足迹——乌达牧塔拉牧户点(晚餐 篝火晚会)——海流图镇(住宿)
2.秦长城——乌拉特中旗地质公园——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——牧羊海生态渔村(午餐)——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——呼仁敖包岩画群——温更塔拉旅游接待中心(晚餐、篝火晚会、住蒙古包或返海流图镇住宿)
3.中原油田——图古日格金矿——千年古榆——龙脉山——口岸购物区——甘其毛都口岸——甘其毛都口岸国门界碑——巴彦淖尔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——百万风电基地——西郊绿色庄园(晚餐、 篝火晚会)——返海流图镇(住宿)
4.市民中心——生态园——希热庙——瑙干塔拉家庭生态牧场(午餐)——217金矿——汉受降城——牧人之家(晚餐、篝火晚会)——海流图镇(住宿)